巴伐利亞品種Bobber BMW R50/3 — Titan

titan-bmw-bobber.jpg

每種摩托車的風格都有不再流行的一天,但 bobber 卻從1930年以來流行至今,在那個年代,追求速度的哈雷與印地安騎士們稱它為 “cut down”或 “bob job“,80年代後,bobber 還是具有強大的吸引力,這風格就連凱旋至今還是著迷,也推出新的 Bobber 款式。

BMW 在另一方面,並不是這風格的代表廠牌之一,但我們即將要介紹的這個奧地利改裝品牌的作品,會是美國和英國廠牌的強大勁敵,甚至可以媲美它的原生體: BMW“R5 Hommage”。

titan-bmw-bobber-1.jpg

打造這台奇特 BMW bobber 的人名字為 Titan,是間位於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學城市格拉茨的街坊小廠。

首席技術 Michael Siebenhofer 說道:“在架構改變上, Titan 並沒有任何限制, 但這確實是個奇特的計畫。”將 Boxer 轉變為哈雷是為這作品做的結語!

titan-bmw-bobber-2.jpg

他接著說: “他堅持所有的技術零件必須是最高規格, 簡約及新潮的, 但後懸吊? 不!車架必須越舊越好, 二戰期間的是首選。點火器還是選擇了電子式, 畢竟現代社會耐用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。“

追尋著理想的架勢, Titan 計算了輪軸, 軸載, 轉向頭角度。”我們原本以為一台移除邊車的 Wehrmacht R75 可以達成我們的需求, 但 Herr Zink, 一為出色的 BMW老摩托車專家說服了我們除了 R75 之外, 任何框架都可以用!“ 後來證明因為 R75 使用了低等級的鋼材, 二戰時代必定的選擇。

titan-bmw-bobber-3

在格拉茨的工房裡, Michael 和他的團隊從 R50 的車架移除了後懸吊也為了曲軸做了一個新框架。以尋找 70年代後, 80年代初的變速箱為目標, 他們找到了一台划算的 R75/7。“我們保留了輪轂, 引擎, 變速箱, 還有前叉內管。”Michael 說道。

titan-bmw-bobber-4.jpg

前叉裝上了新的密封條、緩衝襯套和新潮的 Wirth 彈簧,接著結合了德國 AME Chopper 的 9度三角台套件至 R50/3 的車架,而最後迷人的前叉合金套管來自於出名的奧地利鐵匠廠 Blechmann,手工製作長達 70小時!

輪圈本身也是能與藝術品媲美的工藝,翻新過的輪轂搭配了全新的18寸輪圈,輪胎也採用了經典的 Avon MK II 樣式。

titan-bmw-bobber-5a

駕馭這台車需要有隻溫馴的右手,不然這經典款的輪胎可無法提供足夠的抓地力,這 745CC 的 水平對臥引擎透過 Siebenrock Big Bore 套件,排氣量升級至 1070CC,輸出70匹穩健的德制馬力。

再引擎塗裝了高溫烤漆後,將引擎裝置在 R50/3 車架上也結合了陶瓷塗裝的排氣管,在尾段上更有魚尾造型的尾飾管。

titan-bmw-bobber-5.jpg

像這位暴躁的老 bobber 有時狀況不易捉摸,但安裝了 Silent Hektik 的點火系統和全新的電子系統後,Titan 的 BMW 應該能達到相當的穩定性。

titan-bmw-bobber-6.jpg

接著這台車也裝上了 Motogadget m.unit 的電子中控箱,也搭配了 Motorscope Tiny 數位儀表、LSL 握把,同時也結合了 m.switch 按鈕與 Rizoma的方向燈。

但是油箱才是這台車的精髓,低置在車架上,這 4.5 加侖的德國手工油箱有著獨特的鋁合金表面和精緻的防刮皮革,糖果藍的邊襯也取代了傳統的深藍與黑白條紋。

titan-bmw-bobber-7.jpg

座椅也非常值得一提,負責製作的廠商為豐田、福特和克萊斯勒指定的全球皮革工匠:Greek outpost of Autostop,他們在車椅的皮革上縫進獨特且低調的藍色的縫線。

這台車的細節是我們看過最獨特改裝的 BMW bobber 風格之一,即使一台現代的 KTM 可以更快的穿越奧地利的山路,但我們寧願不疾不徐的在 Titan 的 BMW bobber 享受的駕馭體驗。

titan-bmw-bobber-7a.jpg

<Photo by Klemens Koenig Photography>

發表迴響